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早餐馆 > 正文
重要突破!我国科学家发布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7-24浏览次数:50748
分享:

头条

据光明日报消息,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华教授团队提出光催化增强热电材料的多功能器件设计思路,解决了热化学电池长期面临的电解质离子大浓差难以构建的关键难题,实现了功能器件电能和氢能的协同制备,为未来多元化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创新设计提供了核心关键技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浙江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寿惠霞教授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发表论文,揭示了水稻中液泡Pi转运体OsSPX-MFSs的蛋白分选与转运受到细胞质内Pi浓度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植物磷酸盐稳态的调控机制,为磷高效作物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国内

1.北京大学张文彬教授课题组将绿色荧光蛋白的二级结构基元重新接线,结合两步合成法,实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单结构域索烃的构建。该方法在工业酶工程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2.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梅课题组和首都师范大学潘晓伟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植物》发表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小立碗藓独特PSI超分子复合物的精细结构,为揭示早期植物对陆生环境的适应提供了重要线索。


3.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可航副教授与合作者以二氧化硅和铝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一种全天候的热斗篷,可在炎热的白天为电动汽车降温8℃,在夜间使其升温6.8℃,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相关研究发表于《设备》。


4.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王琦研究员等自主研发了超越人工智能“黑箱”的地理可解释的土壤重金属时空四维预测模型,能更精准地预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未来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危险材料》。


国际

1.美国研究人员运用干细胞3D培养技术构建出类似早期人类胚胎的结构,成功在体外模拟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这有助于增加医学界对胚胎发育机理的了解,促进再生医学发展,修复因疾病或衰老导致的器官损伤等。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


2.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发表论文称,心脏病会影响松果体中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的产生。心脏和松果体两个器官之间的联系在于颈部的神经节。这项研究揭示了神经节前所未知的作用,并提示了新的治疗方法。


3.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霓虹脂鲤的鱼,其群体不但会自觉排队撤出狭窄区域,还能避免堵塞或碰撞。这些鱼的行为可用于未来为集群机器人开发提供信息,也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和人群的交通管理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


4.据参考消息网援引《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国内企业和东京工业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研发出支撑AI运转的新半导体运算线路,能效比是现已投入使用技术的5倍以上,以解决AI耗电量较大的问题。


历史上的今天

1828年7月24日,世界第一台打字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