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早餐馆 > 正文
专门评分系统“上线”!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评估有了科学依据
发布时间:2023-08-09浏览次数:47028
分享:

头条

据光明日报消息,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宇教授团队联合该院放射诊断科主任顾雅佳教授团队,发布了一项名为“应用基于CT的评分系统评估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可切除性”的研究,建立专门评分系统,让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估有了科学依据,改变了既往可切除性评估依赖于医生主观判断的情况。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欧洲放射学》杂志。


浙江

西湖大学理学院王兆彬研究员团队发展了一种新型钛催化反应体系,实现了从羧酸及其衍生物与偕二卤代烷烃到酮类产物的模块化制备,为多种不同取代基的酮类化合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


国内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寿红教授、冯雪竹研究员团队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首次揭示了核仁腔中含有大量的核质蛋白以及核糖体RNA中间体参与核仁腔的调控。相关论文发表于Cell Reports


2.南京大学李永祥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对浙江江山碓边寒武纪“金钉子”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晚寒武世大约4.95亿年前的地磁极性变化记录,发现寒武纪地磁场极端异常,并揭示地球内核生长演化。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3.山东大学陈杰智教授课题组基于7nm铪锆氧铁电电容器,系统研究了再退火工艺对器件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再退火可有效改善铁电特性,并在循环后器件的再退火实验中观测到了重新初始化现象。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电子器件快报》。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沈键锋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Scientific Data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预测了葡萄膜黑色素瘤中高频异常剪切异构体的蛋白结构,为后续识别癌症新抗原及潜在治疗新靶点等多种类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国际

1.据新华社消息,近日,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利用“国家点燃实验设施”进行的实验中成功重现了“核聚变点火”突破,这是继去年12月之后,第二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净能量增益”。


2.瑞典科研人员通过“训练”细菌对氧气的耐受力,成功培育出一种重要肠道细菌——普拉梭菌的耐氧菌株,并利用与其他细菌的共生关系大量生产。这项研究有助开发下一代益生菌产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


3.俄罗斯萨马拉国立科罗廖夫大学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开发出一种传感器,可通过激光照射皮肤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慢性心力衰竭。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无需侵入人体即可检测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生物光子学杂志》。


4.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自然界中的寄生虫也可能发挥一些正面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冬季常出现在以色列池塘里的水蚤进行了实验,发现寄生虫有助于水塘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相关论文发表在《微生物前沿》。


历史上的今天

1919年8月9日,我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试制成功。